驭雪飞驰!四川省运会单板滑雪平行回转项目,成都斩获1金1银3铜
作为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的新增项目,单板滑雪平行回转比赛今日上午在成都热雪奇迹正式展开角逐。来自四川省10个地(市)州的29名运动员,在炎炎夏季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冰雪竞技。这也是北京冬奥会后冬季项目首次出现在大型综合运动会赛场,标志着四川践行“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取得初步成效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彩比拼,成都队斩获1金1银3铜,并拿到了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奖。
成都队合影
创造省运会历史
成都队斩获1金1银3铜
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,本届省运会在项目设置上进行了创新,新增轮滑+冰上、雪上等2个项目,设16枚金牌。这也意味着,在新项目上夺金的选手,将创造省运会历史。今日率先亮相的单板滑雪比赛,设置了男子甲、乙组和女子甲、乙组4枚金牌,竞赛采用高山滑雪模式,每名运动员进行两轮滑行,两轮成绩相加用时最短排名靠前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该项目29名参赛运动员中,成都队运动员达到16名,占据了参赛人数“半壁江山”,体现了滑雪运动在成都青少年群体中的良好基础。
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,比赛中,参赛运动员驭雪飞驰,从赛道俯冲而下,以优雅的身姿飞速掠过一个又一个旗门,精彩的表现让人大呼过瘾,仿佛一下又回到了冬奥赛场。
经过两轮精彩的速度和技巧角逐,成都队队员马一凡、李宥成、李俊辛包揽男子乙组前三名,刘瑾然和付睿熹则分别拿到男子甲组和女子乙组第三名。同时,被誉为成都滑雪希望之星的付睿熹,还拿到了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奖。
拿到男子乙组金牌的马一凡,即将满14岁,是成都七中育才中学的学生。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自己滑雪时间并不长,只有两年多时间。这次为了备战省运会,在学校期末考试结束后,他集中训练了半个月时间。“这期间我每天都到成都热雪奇迹练习滑雪,一滑就是五六个小时,这次能拿到金牌,非常激动,也很满意。希望以后能参加更多滑雪比赛。”马一凡表示。当问及自己的偶像是谁,马一凡毫不犹豫地说,“那当然是苏翊鸣啦!”
成都市少体校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天单板滑雪项目成都队取得好成绩,离不开全体队员和教练平时高质量、高强度的训练,这也为接下来即将在蓉展开角逐的省运会其他冰雪项目开了个好头。通过冰雪项目进省运会,成都青少年滑雪爱好者锚定目标,有了方向,有助于提高整体竞技水平。
特划成都为分赛区
彰显城市冰雪“硬实力”
本届省运会东道主为乐山市,大部分赛事项目都将在乐山举行。同时,组委会特划成都为分赛区之一,负责执行短道速滑、冰球和单板滑雪三项比赛,足见对成都冰雪运动发展及冰雪场地硬件设施的肯定。
今日举行单板滑雪的比赛场地成都热雪奇迹,就拥有7条不同等级的专业滑雪道,两大滑雪地形公园,同时配备全球领先的恒温与造雪技术,室内温度四季保持在-6℃左右,是国家级专业滑雪训练队的反季滑雪训练场地。
目前,成都已有成规模的冰场14个、雪场6个。冰雪场地覆盖区域既有高新区、锦江区等主城区,也有新都区、都江堰市等近郊区市县。良好的场地条件和周到的服务保障,吸引了多支国家滑雪队到蓉集训。同时,冰雪运动深度融入全民健身活动,真正走进市民生活,由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的各级各类冰雪赛事活动年均举办近200场次。成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已经超过200万,冰雪运动人口超过50万。
无论四季,只要是周末或节假日,成都各大冰雪场地总是人声鼎沸,氛围热烈,全龄段市民都在上冰上雪。一年有147天都在滑雪的72岁老人钟铀,更是成都冰雪运动全民健身的典范。
在冰雪运动青训和产业消费方面,成都通过完善后备人才体系和打造消费新场景,不断迈上新台阶。今年4月,成都市体育局还获得党中央、国务院授予的“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”称号,冰雪运动在成都绽放出时尚新魅力,进一步夯实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基础。
蒲囝 红星新闻记者 胡敏娟 裴晗 图据主办方
编辑 欧鹏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